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,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、生产力发展路径,具有高科技、高效能、高质量特征,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”,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新质生产力的精准定位。如何在保证煤炭开采平稳较快发展的同时,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,一直是煤炭行业发展的“两难”选择。近年来,云南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,在协同推进降碳、减污、扩绿、增长,进行了多种探索,致力打造科技云煤、绿色云煤、安全云煤。
聚“链”成势,向“新”而生
煤矿智能化是煤炭行业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举措。云南煤炭产业从未停止探索采煤技术的步伐,镇雄煤业于2012年建成了云南省首个高产高效综合机械化采煤技术工作面,到2023年实现中厚煤层智能化开采全覆盖,2024年引进ZYWL-4000Y/A全自动瓦斯抽采钻机,实现了原煤产、选、销一条链,加快改造提升传统技术,构建起了现代化煤炭采掘产业体系。恩洪煤业公司2023年建成了省内第二大综采支架,采煤高度可达4.5米,同年,建成了智能化综采工作面,成功实现井上井下全方位、多层次、高效能的智能化人机交互和智能管控,比普通综采工作节约劳动力约60%,实现了从“会”采煤到“慧”采煤的变革。
低碳赋能,逐“绿”前行
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“两山”发展理念,坚持标本兼治、源头控制,围绕“管住尘、治住气、回用水”,持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。镇雄煤业公司率先运用切顶护巷工艺,每年多回收煤炭资源4.2万吨,提升瓦斯抽采能力20%,每年节约电费300余万元,真正实现了瓦斯零排放。先锋煤业公司坚持生态修复大于开采速度,做到“边开发、边保护、边治理、边绿化”,着力构建地下黑色煤炭生产和地上绿色生态建设两条循环产业链,依托黑色资源建设苗圃基地,培育苗木约8万株,投入1767万元开展环保项目建设,因地制宜做好土地复垦,矿区复垦绿化面积达90%以上,2020年被纳入全国“绿色矿山”名录。云南实现了挖一块煤田、还一块绿水青山,造福一方百姓,煤炭生产与生态保护高水平协同发展,用实际行动全面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增速提质。
数智驱动,以“质”致远
按照“五化矿山”建设要求,云南积极推进煤矿智能化改造,实现机械化减人、自动化换人。镇雄煤业公司建成了生产调度和煤矿管控两个平台,极大提升了生产管控效率,长岭一号煤矿、朱家湾煤矿智能化采煤工作面联调成功,实现工作面主要设备一键启停控制。先锋煤业公司安装了雷达监测系统和与卫星连接的GNSS定位系统,加强对边坡安全监测;建成无人值守过磅系统,不仅减少了人工,也能及时传送单车数据。昆明煤炭设计院研发了云南首个“矿山智能化运维平台”,该平台的上线运行标志着云南省在煤矿智能化“设计—实施—运维”全链条服务又迈上了新台阶。
新时代新征程,绿色低碳是我国能源高质量发展的主基调。云南也用实践证明了,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,站在未来看当下,跳出问题看问题,转变方式、调整结构、改革创新,以高水平保护筑牢高质量发展,必能不断激发云南煤炭产业的“新质生产力”,在绿水青山中闯出一片发展新天地。